常见国际贸易术语详解:CIF、DAP、DDU、DDP、FOB、FCA、EXW

常见国际贸易术语详解:CIF、DAP、DDU、DDP、FOB、FCA、EXW

在国际贸易中,买卖双方经常会使用各种 贸易术语(Incoterms) 来明确费用和风险的划分。本文将从实际操作角度出发,介绍几种最常见的术语,并结合费用构成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。

一、预付组(卖方承担主要运费)

1. CIF(Cost, Insurance and Freight,成本+保险+运费)

  • 费用构成
    • 海运费/空运费等基础运费
    • 内陆运输费(工厂到港口/机场)
    • 港杂费、报关费、装卸费等
    • 其他可能费用(查验费、滞箱费等)
  • 要点:卖方需负责运费和保险,但实际操作中很多货物并未投保。建议买方不要抱侥幸心理,保险费并不高,却能降低巨大风险。
  • 注意:运费波动大时,要关注运费有效期,避免因延误出货而增加成本。

2. DAP(Delivered At Place,目的地交货)

  • 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地点(如仓库、工厂)。
  • 在CIF基础上,需额外考虑目的港到门的拖车费及目的港收取的费用。
  • 风险点:若送货未预约或卸货延迟,可能产生额外的等待费或拒收情况。

3.DDU(Delivered Duty Unpaid,未完税交货)

  • 在DAP基础上,买方需承担目的港清关相关费用(不含关税和增值税)。
  • 卖方通常会让海外代理核算除关税/增值税外的所有费用。

4. DDP(Delivered Duty Paid,完税后交货)

  • 卖方承担从工厂到买方工厂的所有费用,包括关税和增值税。
  • 小技巧:进口税通常分为关税和增值税,计算方式不同。
    • 关税 = 货值 × 关税税率
    • 增值税 = (货值 + 关税) × 增值税率
  • 注意:报价时不要简单将两种税率相加,否则可能导致误差。

二、到付组(买方承担主要运费)

1. FOB(Free On Board,装运港船上交货)

  • 卖方负责:
    • 内陆运输(工厂到港口)
    • 港杂费、报关费、装卸费等
  • 买方负责:
    • 海运费、保险费、目的港费用
  • 注意事项
    • FOB下的港杂费通常比CIF等预付条款高。
    • 拼箱货(LCL)可能出现起运港或目的港收费不一致的情况,建议提前咨询货代。

2. FCA(Free Carrier,货交承运人)

  • 卖方只需承担内陆运输费用,将货物交至承运人指定地点即可。
  • 实际操作中,有些卖方还会负责报关,但运输费用由买方承担。

3. EXW(Ex Works,工厂交货)

  • 卖方只需在工厂交货,所有运输、清关、保险等费用均由买方承担。
  • 卖方仍需提供必要的单证(如报关资料、装箱单等)。

三、总结与建议

  • 卖方责任最小:EXW
  • 买方责任最小:DDP
  • 常见选择:出口商常用CIF,进口商常用FOB
  • 注意事项
    • D类条款(DAP、DDU、DDP)涉及目的港服务,需提前确认是否有隐性收费。
    • 报价时应结合实际运输情况,避免后期产生纠纷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